您好,欢迎进入昆山海达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网站!
全国服务热线:13390877155
昆山海达精密仪器有限公司
产品搜索
PRODUCT SEARCH
产品分类
PRODUCT CLASSIFICATION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梯形法测定织物的撕破力

梯形法测定织物的撕破力

浏览次数:2354发布日期:2011-11-11

 

梯形法测定织物的撕破力
1.     范围
1-1    本标准规定了在CRE拉伸强力机上采用梯形法测定织物的撕破强力。
1-1-1   CR拉伸E强力机是测定梯形法撕破强力的仪器。CRT型拉伸强力机也可使用。
若买卖双方同意,这两款仪器均可用来测定梯形法撕破力。CRT的测试条件请参考附录X1。
1-2    本标准适用于大多数织物,例如机织物、安全气袋织物、毯子、绒毛织物、针织物、多层织物、割绒织物等。可测定织物经处理前、经涂层处理、树脂处理等,也可进行样品湿态测试。
1-3   梯形法测定撕破强力前需将样品作一预切口,测试结果与仪器启动那一刻钟得到的力值关系不大。
1-4   梯形撕破强力采用两种计算方式:单一zui高峰值法和五个zui高峰值平均值。
1-5   测试结果可采用英寸——磅和SI两种方法表示。
1-6   本标准没有涉及到安全方面的介绍,但希望在操作本标准前,应建立一些与安全卫生有关的管理文件。
2.    参考文献
2-1 ASTM D76纺织品拉伸强力机的说明;
2-2 ASTM D123纺织品的相关术语;
2-3 ASTM D629 纺织品定量分析法;
2-4 ASTM D1776纺织品测试的调湿;
2-5 ASTM D2904 纺织品对比测试结果分布分析;
2-6 ASTM D2906 纺织品的精度和误差说明;
2-7 ASTM D4848纺织品的强力、变形及相关指标的术语。
3. 术语
3-1 本标准中用到的其它纺织术语,请参照ASTM D123。与纺织品强力、变形有关的术语,请参照ASTM D4848。
3-2 本标准相关词语定义
3-2-1机器横向(CD):与织物受力方向垂直,即与两夹钳中心线垂直的方向。
3-2-1-1 机器横向与织物的纬向或宽度方向类似。
3-2-2织物:由纱线或纤维交织而成的一种平面结构物。
3-2-3机器方向(MD):与布机深度及布边平行的方向。
3-2-3-1 机器方向有点类似织物的长度方向或经向。
3-2-4峰值:撕断织物中的纤维、纱线、交联体等其它一些结构体所需的zui大力。
3-2-4-1 峰值与织物的性能有关,有的是因断一根纱就能达到,而有的需一束纱方可达到。例如机织物,测试中,当测撕破力的过程中其载荷——延伸曲线总体在上升,但某一刻突然降低一点点,这时如果没有纱线断裂,这时的力值不应叫做峰值,这时力的增加只是由于使纱线移动而产生的。
3-2-5撕破强力:在一定条件下,将织物切口进一步撕开(切口延身)所需的力。
3-2-5-1 梯形撕破强力可由单一峰值法或多个峰值取平均值法计算。
4. 原理
4-1 在一长条形试样上面作一如图等边梯形标记线,沿梯形zui短边剪一切口,沿梯形两条不平行的标记线,将试样分别夹于拉伸强力机上、下两夹钳之间,启动仪器,将试样切口进一步撕开,同时记录受力情况,zui大撕破强力可从自动记录装置上读取,也可通过微处理数据收集系统中读取。
5. 意义和实用性
5-1 商业上,广泛采用本方法来测试。
5-1-1在商业上,一旦由于测试结果的不同而产生争执时,买卖双方应该做一些对比测试以便查清两家实验室间的差异所在,建议选用机构来做对比可能会更好。同时,两方选择的样品应保证一致,一般的做法是两方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,以查清整个的水平情况。一旦发现两方有差异,应尽快纠正统一,否则必须向对方解释结果差异的原因。5-2 梯形法撕破强力为的夹持线夹持试样,将试样沿宽度方向撕开,本方法可用于同一织物不同方向的抗撕破能力测定。
5-3 根据试样的不同物理性能,测试结果将以多个峰值或单一峰值显示。zui高峰值反映了织物中的纱线阻挡被撕破所需的力。本标准对谷值(zui小值)未指明具体的意义。
5-4 大部分的织物均可采用本标准测试。根据不同的织物结构,有的可能需要对夹钳系统予以参数调整,例如对高强或玻璃纤维织物,为防止打滑或试样夹持处被损伤,测试时需特别留意。
5-5 本方法采用CRE型拉伸强力机。如果买卖双方同意的话,也可采用CRT类型的拉伸强力机。但CRE和CRT两款拉伸强力机在测试结果上没什么可比性。因此,买卖双方如果没有大量的对比测试,这两款仪器不可随意互换。总之,CRE型拉伸强力机被广泛采用。
6. 仪器设备
6-1 满足ASTM D76规定的CRE类型拉伸强力机,自动绘图仪,微处理数据收集系统。
6-2 夹头:前后夹钳应平整,并相互平行,测试中能防止试样打滑,夹钳短边至少50mm,夹钳长边(垂直于受力方向)应不少于75mm。
6-2-1一般采用气夹,夹钳尺寸为50X75mm,夹钳面有锯齿状条纹或粘有胶皮,建议气夹压力为13-14KN。只要试样不打滑,也可采用手动加压系统。
6-2-2为防止打滑,除采用锯齿形条纹夹钳面以外,也可采用一些特殊的材料,例如橡胶面,也可采用80-120号砂布,并用一些耐压的胶带将砂布胶牢。
6-4 梯形标记模板,误差不超过±0.5%
7. 取样
7-1 批样:在批样中随机抽取所需数量的样品,对于买卖双方有规定的请按规定执行。对于取样测试,可根据下表方式抽取所需测试的数量。

每批大货的卷/片数
抽取试样的卷/片数
1-3
全部测试
4-24
4
25-50
50
>50
抽取大约10%至zui大10卷/片测试

注意1:在取样的数量及其原则中,买卖双方应考虑由于卷与卷以及同一卷布中的质量差异,在尽可能减少买卖双方的风险及保证质量的情况下,使得取样更合理。
7-2 实验室取样:在所抽取的每卷布中剪取整幅1码布样予以测试,对于卷装布样,请不要在zui外层或zui内层取样。
7-3 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各取5个试样,具体测试条件请参照9-1和9-2描述,也可双方协商而定。
7-3-1测试方向:试样长边为测试方向。
7-3-2 测试长度方向的力时,试样长边平行于布的长度方向,反之则反。若要进行湿态测试,可在干态试样取样处多取一份,并作好标记。
7-3-2-1 在剪机织物试样时,试样短边沿着纱的走向剪样,同时预切口平行于短边剪取,这样确保在测试过程中沿纱的走向撕断布样。当织物出现纬斜时,上述剪样方式尤其重要。
7-3-2-2 取样时尽量隔开一点,并尽量沿对角线取样。同时不要靠布边1/10之内取样,试样不要拆叠、防起皱、防沾污、防沾水等。
7-3-2-3 按照图剪好样并作相应的标记线,在试样长边沿梯形短边中央处剪取一个长15mm的预切口。
8. 仪器准备及校正
8-1 设置仪器上下夹钳之隔距为25±1mm。
8-2 设置拉伸强力机仪器量程为满刻度的15-85%之间。
8-3 设定测试速度为300±10mm/min。
8-4 按照仪器厂家操作规程及ASTM D76说明校证拉伸强力机。
8-5 如要采用微处理自动收集数据系统,请按仪器生产厂家的说明设置参数。
9. 调湿
9-1 调湿1(标准环境下测试)。
9-1-1按ASTM D1776描述先对试样进行预调湿(温度50℃,相对湿度5~25%)平衡,当有其它规定请按其它规定执行。
9-1-2预调湿平衡以下,对试样按ASTM D1776规定的条件(问度21±1℃,相对湿度65±2%)下进行测试平衡。当有其它规定时请按其它规定执行。
9-2 调湿2(湿态测试)。
9-2-1湿态测试若需先退浆,可先退,但需注意退浆时不可损伤织物的正常的强力,具体请参照ASTM D629。
9-2-2室温下,将试样置于去离子水中,直到*浸湿。
9-2-2-1 浸泡时间必须足够长以使试样*浸湿。一般的原则为其的撕破强力不再发生明显变化为止。对于大多数的织物,一般1个小时方可。对于有些布,可能很难湿透,例如经过防水或拒水处理的布,这时可在去离子水中加0.1%的非离子润滑剂。
10. 测试程序
10-1 除有其它说明,一般应在标准环境下测试(温度:21±1℃,相对湿度:65±2%)
10-2 将试样沿梯形标记线夹于上、下两夹钳之间,注意预切口线于夹钳间居中,梯形的短边(25mm)夹持较紧,而梯形长边(100mm)较为松驰,并呈折叠状。
10-2-1对于湿态测试,将试样从水中取出,按照干态测试立即将试样夹于拉伸强力机上,试样从水中取出到测试完成应不超过2分钟,如果从取出到启动仪器超过2分钟,这个试样应舍弃,并重新取样测试。
10-3 启动仪器,记录撕破强力,载荷——延伸曲线上,可能存在几个峰值,也可能只有一个峰值,
10-4 当夹钳移动使得试样大慨撕6mm以后,开始记录有效的峰值,当夹钳移动大慨6mm 75mm或织物已*撕开,停止仪器,并且将上夹钳返回启动位置。
10-4-1如果试样在夹钳处出现滑动或25%以上试样在离夹钳5mm以内出现断裂,那么需做如下参数调整:①夹钳加衬垫;②试样在夹钳处的部位表面加做涂层处理;③夹钳面做特殊修正。一旦参数予以修正,请在报告中注明。
10-4-2如果夹钳经相应修正以后仍然有25%或以上的试样在离夹钳5mm以内断裂,或者没有平行原切口而撕裂试样,可以认为这种织物不适合本方法测试。
10-4-3如果试样撕偏离受力方向,请记录这种现象。
10-5 按照10-2~10-4-3描述重复测定所需数量(5块)的试样。
11. 计算
11-1 计算每一试样的梯形撕破强力并将结果到0.1lbs,除了买卖双方的其它规定,具体算法可参照如下方法Ⅰ和方法Ⅱ。
11-1-1选择Ⅰ:五个zui高值的平均值。
11-1-1-1 除去刚开始撕的6mm以后,对于存在5个或以上峰值的织物,将5个zui高峰值予以平均并将结果到0.1lbs。
11-1-1-2 将同一方向所有样品予以平均。
11-1-2选择Ⅱ,单个峰值法,对于织物的峰值少于5个的织物,记录zui高峰值作为结果并到0.1lbs。
11-2 撕破强力:对每一次取样,每种测试条件分别计算长度和宽度方向的平均值。
11-3 如果需要,计算标准偏差、变异系数。
11-4 计算机处理数据:当数据是由电脑自动处理时,计算一般是软件自动生成,测试结果可直接从电脑上读取并到0.1 lbs,但需注意,如计算机处理数据应由已知结果的织物先去校验。
12. 报告
12-1 报告注明测试方法ASTM D5587,样品描述及取样方法。
12-2 对每一次测试请报告以下信息:
12-2-1每一测试方向下的平均梯形撕破强力;
12-2-2注明计算方法,单一峰值法或五个zui高峰值平均法;
12-2-3注明是干态或湿态测试;
12-2-4注明标准偏差、变异系数;
12-2-5对于电脑处理数据的情况,对程序进行校验。
12-2-6测试仪器的产家、型号、测试的量程;
12-2-7夹钳的类型;
12-2-8本方法的任何参数修正。
13. 精度和偏差
14. 关键词:织物、撕破强力、梯形。
联系我们
  • 联系QQ:1816589306
  • 联系邮箱:kshaida@qc-test.cn
  • 电话:0512-55118628
  • 联系地址: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熊庄路25号

扫一扫  微信咨询

©2025 昆山海达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苏ICP备11085078号-1 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GoogleSitemap    总访问量:397039 管理登陆